据中国快递协会、菜鸟网络预测,今年“双11网络购物节”的全民“买买买”或将给快递业带来超10亿个包裹,而这些物流订单将在一周内处理。今年是电商的第八个“双十一”,尽管已历经“七年之痒”,但对整个快递行业而言,这仍是巨大的挑战。
很多消费者在下单之后,最关心的问题是:自己的包裹何时能送达?今年的送货效率会较往年有所提升吗?
记者采访了解到,在今年的“双11”期间,各大快递公司将大范围应用“电子面单”技术。贴在货物上的“电子面单”将含有条形码,里面“藏”着可以自动串联发货商家、送货快递公司、收货消费者以及干支线路的数据信息,从而在上亿件包裹中被识别、处理、配送。
除了智能的“电子面单”技术带来了包裹运送效率的提升,今年各大快递公司还借力数据“做减法”,即减少运送的中间环节。
金喜路是一家家纺类的电商企业,过去两年的“双11”当天,包裹都达到30万个以上,物流压力很大。该公司运营与物流负责人黄炤华表示:“我们今年接入了电子面单和智慧物流平台,非常容易就能了解到每一家合作快递公司的发货进度,这些对我们在实际经营中及时作出调整和改善运力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可以有明确的目的性地提升消费者的满意度。”
这一“加速度”是怎么来实现的呢?据菜鸟网络方面介绍,过去是按照订单产生的时间顺序出订单,现在基于大数据预测和云计算,可根据目的地进行订单分配,这一分配环节在商家端订单产生后即可实现。
尽管分拣、发货速度有所提升,但作为物流末端的配送,仍靠传统运力支撑,将影响配送效率。在“双11”到来之前,各大快递公司已早早开始“抢人”。有专家觉得,快递行业的发展速度十分惊人,但还未摆脱粗放、低效的形象,离真正的完成智慧物流尚有时日。
为避免商品在运送过程中受损,商家除用纸箱做包装外,还会在里面放置缓冲袋、气泡袋、塑料薄膜等,但当消费者取出商品后,这些包装物就成了废弃物。
据估算,到2020年全国的快递业务量将达到500亿件,这会产生大约200亿个塑料袋以及70亿个气泡袋,将对环境保护产生巨大的压力。
北京工商大学材料与机械工程学院副院长翁云宣指出,除了包装过度,包装材料的使用也存在认识误区。“不少人认为牛皮纸袋最环保,但事实上牛皮纸袋造成的资源浪费最多,其次是普通塑料袋,最优的是生物降解塑料。”目前,不可降解材料仍在快递行业“大行其道”。
“我相信绿色、环保的材料,是每一家物流公司都希望使用的。但是没办法避免现实问题——成本。”菜鸟网络CEO童文红表示,“一只不可降解的塑料袋是8分钱,一只可降解的塑料袋价格是它的4至5倍。谁来为这些环保材料买单?”
中国快递协会副秘书长杨骏说:“使用绿色的快递包装不是技术问题,而是经济成本问题。此外,对包装规范标准、指导意见尚无明文规定。作为世界第一快递大国,须加快向绿色快递转型。”
记者了解到,一些快递公司已经在行动。浙江申通有限公司行政办公室经理章剑平表示,申通已在各网点推广重复使用的编织袋,使用次数可达到50次以上,并且编织袋上装有芯片,可实现信息追踪。“但目前在回收废品上,还不能够做到可回收、不可回收的区分,快递业的绿色环保也要建立一套体系和标准。”
杨骏表示,快递绿色包装这条庞大的产业链上,既涵盖包装物料供应商、快递公司、电子商务平台与商家等多个从业主体,也关系着成千上万消费者,每一方都应参与到“绿色包装”的行列中来。
“双11”是“剁手族”一年中最盛大的狂欢。当他们熟练地敲击鼠标下单后,快递员们也将迎来他们一年中最忙的时期。
忙是快递员的常态。由北京交通大学、阿里研究院、菜鸟网络联合发布的《全国社会化电商物流从业人员研究报告》显示,有61.7%的快递人员每天工作时长在8-12个小时,24.7%的快递人员每天工作在12小时以上。
“平时一般7时起床,然后到公司分拣当日要送的包裹,9点左右能吃上早饭,接着就是不停送快递,每天工作10到12个小时是常态。”在杭州从事快递工作的陈峰说,“ 双11 之后的那几天,更是忙得连轴转,到后面几天都快干不动了。”
此前,一条“快递员月收入过万”的消息在社会化媒体上广泛传播,引起了人们的注意。“快递员门槛低,但起薪并不算低,在杭州,一个月赚三四千没问题,但也不可能轻松过万,过万的只是极少数,何况赚的都是辛苦钱。”陈峰说。
数据显示,53.4%的快递人员的月收入在2001-4000元之间,28.6%的快递人员月收入在4001-6000元之间,5.4%的快递人员的月收入在6001-8000元之间,月收入在8000元以上的仅为少数。
有业内人士表示,随着人力成本不断上涨,燃油价格保持高位,部分企业利用货源优势和快递公司之间的价格竞争等因素的出现,让现有的快递价格日趋“微利化”,快递员生存在这样的一种情况下并不是很乐观。由于工作强度大,收入偏低,快递从业人员流动性非常大。
报告指出,目前,快递人员仍不能得到良好的培训和职业规划方面的指导,应加大培养力度,与此同时,对于社会反响较大的末端配送车辆的路权问题,要进一步明确政策,优化快递人员的工作环境。